CE认证模式概述

CE 认证模式(Module)是 CE 认证体系的核心操作框架,其核心作用在于明确 “通过何种流程” 证明产品符合欧盟法规,确保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都能通过标准化路径完成合规性评定,最终合法进入欧盟市场。
根据《Decision No 768/2008/EC》,认证模式被划分为 Module A、B、C、D、E、F、G、H 等多种符合性评定程序。如需该文件的详细 PDF 版本,可通过以下链接下载,或在后台回复 “Module” 获取:https://www.everbiz.com.cn/ziliaoxiazai/


CE认证模式的具体内容与适用场景

在 CE 认证体系中,会根据产品的风险等级,通过 “单独使用” 或 “多模式组合” 的方式完成合规性评定。
(一)常单独使用的Module类型
Module A - 内部生产控制
(低风险,全自主把控)
流程:制造商自行测试产品、评估合规性,签署自我声明后加贴 CE 标志。适用场景:风险极低的简单产品,且对应的欧盟指令允许采用自我声明方式。
Module A1 - 内部生产控制 + 监督产品测试
(低风险,定期第三方验证)
流程:制造商负责日常自我管控,同时按固定周期委托实验室(或公告机构)对产品进行抽样测试,并保留测试报告。
适用场景:低风险但需要一定外部验证的产品(如部分简单电子配件),且相关指令要求通过定期测试佐证合规性。
Module A2 - 内部生产控制 + 随机监督产品检查
(低风险,不定期第三方抽查)
流程:制造商自主把控生产过程,公告机构(或其授权机构)会不定期随机抽查产品,以确认产品持续合规。
适用场景:低风险但需要 “不确定性监督” 的产品(如部分标准化建材),通 过随机检查降低合规风险。
Module D1 - 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
(中低风险,聚焦生产过程稳定)
流程:制造商建立生产质量体系(类似 ISO 9001,但需符合欧盟指令细 节),由公告机构审核体系并监督运行,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合规。
适用场景:批量生产、且过程稳定性影响安全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工业 紧固件)。
Module E1 - 最终产品检验和测试的质量保证
(中低风险,确保个体合规)
流程:制造商制定成品检验流程(如全项测试、外观检查等),公告机构监督检验流程的有效性,确保每件产品都经过合规检验。
适用场景:个体差异可能影响安全的产品(如部分医疗耗材、小型防护工具)。
Module F1 - 基于产品验证的符合性
(中高风险,第三方全面验证)
流程:公告机构对产品进行全项测试(包括设计、性能、安全等方面),确 认符合指令要求后,制造商方可加贴 CE 标志。
适用场景:中高风险、需要第三方全面验证的产品(如新型电子设备、非标准化机械)。
Module G - 基于单元验证的符合性
(中低风险,抽样覆盖批量)
流程:公告机构从批量产品中抽取 “代表性单元” 进行测试,合格后,整批产品可加贴 CE 标志。
适用场景:标准化程度高、批量生产的中低风险产品(如工具、部分塑料制品)。
Module H - 基于全面质量保证的符合性
(高风险,全生命周期管控)
流程:制造商建立覆盖全流程的质量体系,公告机构全程审核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法规要求。
适用场景:高风险、复杂系统产品(如大型医疗设备、电梯、工业机器人)。
Module H1 - 基于全面质量保证和设计检查的符合性
(高风险,强化设计审核)
流程:除建立全流程质量体系外,公告机构还会额外审核产品设计方案(如 结构安全性、材料合规性),确保设计本身符合要求。
适用场景:设计复杂度高、设计缺陷可能导致严重风险的产品(如航空零部 件、高压设备)。
(二)常与Module B 组合使用的模式
Module B + C - 欧盟型式检验 B + 欧盟型式符合性 C(中等风险,定型后自主控制)
Module B 步骤:公告机构对 “代表性样品” 做全项测试,出具 “型式检验证书”(证明设计合规)。
Module C 步骤:制造商声明批量产品与 “认证型式” 一致,并自行控制生产一致性。
适用场景:中等风险、结构较固定的产品(如小型电器、普通机械)。
Module B + C1 - 欧盟型式检验 B + 型式符合性 C1(中等风险,定型后定期第三方测试)
Module B 步骤:同上述 Module B(型式检验)。
Module C1 步骤:制造商保证批量产品与认证型式一致,同时定期委托第三方测试(类似 Module A1 的监督测试)。
适用场景:中等风险且需要 “定期测试佐证” 的产品(如部分电子玩具、家用机械)。
Module B + C2 - 欧盟型式检验 B + 型式符合性 C2(中等风险,定型后随机抽查)
Module B 步骤:同上述 Module B(型式检验)。
Module C2 步骤:制造商保证批量产品与认证型式一致,同时接受公告机构的随机抽查(类似 Module A2 的随机检查)。
适用场景:中等风险且需要 “随机监督” 的产品(如部分建筑五金、电动工具)。
Module B + D - 欧盟型式检验 B + 生产质量保证 D(中等风险,定型后管控生产过程)
Module B 步骤:同上述 Module B(型式检验)。
Module D 步骤:制造商建立生产质量体系(同 Module D1),公告机构监督体系运行,确保批量生产与认证型式一致。
适用场景:中等风险、需要稳定生产过程的产品(如工业电机、标准化机械零件)。
Module B + E - 欧盟型式检验 B + 产品质量保证 E(中等风险,定型后管控个体检验)
Module B 步骤:同上述 Module B(型式检验)。
Module E 步骤:制造商对每件产品进行检验,公告机构监督检验流程(同 E1)。
适用场景:中等风险、需要确保个体合规的产品(如部分医疗设备配件、防护手套)。
Module B + F - 欧盟型式检验 B + 产品验证 F(中高风险,定型后第三方深度验证)
Module B 步骤:同上述 Module B(型式检验)。
Module F 步骤:公告机构对批量产品进行全项验证(同 Module F1),确
认与认证型式一致。
适用场景:中高风险、需要第三方深度介入的产品(如新型机械、高压电子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产品对应的欧盟指令会明确规定必须使用的模式(例如,机械指令 MD 对高危机械强制要求采用 Module B+F 模式,医疗器械 MDR 对高风险产品要求采用 Module H1 模式)。企业无需自行选择模式,只需根据指令要求执行即可。


如何确定产品需要的CE认证模式

总体可分为三步,总结如下:查询产品对应的欧盟指令→查看指令中 “符合性评定” 章节,确定产品所属风险等级→按风险等级匹配指令规定的模式(或组合模式)。以下通过举例详细说明:
第一步:确定产品对应的欧盟指令
CE 认证的所有要求都基于欧盟指令(Directive),不同产品由不同指令管辖,而指令中会直接规定该类产品必须使用的认证模式(或可选范围)。
常见产品对应的指令举例:
电子电气产品(如手机、灯具、家电)→《低电压指令》(LVD 2014/35/EU)+《电磁兼容指令》(EMC 2014/30/EU);
机械产品(如机床、破碎机、电梯)→《机械指令》(MD 2006/42/EC);
医疗器械(如手术刀、CT 机)→《医疗器械法规》(MDR 2017/745);
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个人防护装备指令》(PPE 2016/425);
建筑产品(如水管、门窗)→《建筑产品法规》(CPR 305/2011)。
第二步:根据指令中的“风险分级”锁定模式
大部分指令会按 “风险等级” 对产品进行细分,不同风险等级对应不同的认证模式。风险越高,要求的模式越严格(第三方介入程度越深)。
举例:
机械指令(MD):
低风险 “普通机械”→可选模式 A(自我声明)或 B+C(型式检验 + 自我控 制);
高风险 “危险机械”(如冲压机、木工机械)→强制要求 B+F(型式检验 + 第三方产品验证),且必须由公告机构介入。
医疗器械法规(MDR):
低风险 I 类器械(如非灭菌医用手套)→模式 A(Is、Ir、Im 需 A1);
中风险 IIa/IIb 类(如注射器、B 超机)→模式 B+C2 或 B+D;
高风险 III 类(如心脏支架、人工心脏)→模式 H1(全面质量保证 + 设计审核)。
个人防护装备指令(PPE):
低风险(如普通手套)→模式 A;
中风险(如安全帽)→模式 B+C;
高风险(如潜水服、消防服)→模式 B+D 或 B+E。
第三步:查看是否需要组合使用模式
部分产品需要采用两种模式的组合(如 B+C、B+F 等),这在对应的指令中会有明确说明。

部分产品的指令和符合性评定程序


更多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