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有效,更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健康权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条例规定、注册流程等关键信息。

一、相关条例和规定
在我国,针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有一系列严格且完善的法规体系保驾护航: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39 号):作为医疗器械监管的核心法规,它确立了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框架,涵盖产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为整个监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 6 号):明确了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的内容要求、格式规范等,确保产品信息准确传达给使用者,避免因信息误导引发安全风险。
-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 与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7 号):这些法规详细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的流程、要求和责任,是企业进行产品注册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8 号):专门针对体外诊断试剂这一特殊类别的医疗器械,在注册与备案管理方面做出细致规定,保障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确定医疗器械类别
准确界定医疗器械类别是注册的首要步骤。目前,主要依据以下公告和方法进行:
- 参考公告: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 年第 104 号)》以及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调整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 年第 25 号)》,是医疗器械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
- 分类界定方法:企业可通过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网站进入 “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信息系统” 页面。完成注册后,需如实填写《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登记表》等申请资料,提交审核以确定产品类别。
- 配套文件:为确保分类界定工作科学、规范开展,还有一系列配套文件提供支持,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2021 年第 60 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药监综械注〔2023〕23 号)》等。这些文件从不同角度对分类界定工作的流程、标准和技术委员会职责等进行了明确。
三、确定药械组合产品
药械组合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医疗产品,由药品与医疗器械共同组成,并作为一个单一实体生产。在界定这类产品时,可依据以下配套文件:
- 《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程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1 年第 52 号通告附件 1):详细规定了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的流程和方法。
- 《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申请资料要求及说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1 年第 52 号通告附件 2):明确了申请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所需提交的资料内容和要求,帮助企业准确准备申报材料。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针对不同产品来源和类别,有明确的申报途径和要求: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需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资料。
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注册资料。同时,境外申请人必须指定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办理相关注册事项。代理人需依法协助注册人履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义务,并协助落实相应法律责任。此外,申请进口医疗器械注册时,还需提交申请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所在国家(地区)主管部门准许该医疗器械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创新医疗器械注册:各地积极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例如,《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注册指导服务工作规范(沪药监通告〔2023〕21 号)》和《江西省第二类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注册程序(赣药监规〔2022〕11 号)》,为创新医疗器械注册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和指导服务。
优先注册程序:符合特定条件的医疗器械可进入优先注册程序,如诊断或者治疗罕见病、恶性肿瘤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产品;诊断或者治疗老年人特有和多发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诊断或者治疗手段的产品等。另外,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也可优先注册。
五、注册资料
- 常规注册产品(境内 / 进口第二、三类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需准备监管信息、综述资料、非临床资料、临床评价资料、产品说明书以及标签样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 创新医疗器械:除了常规资料外,还需提交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表综述资料、产品知识产权情况及证明文件、产品创新的证明性文件等,以突出产品的创新性和独特价值。
- 配套文件:为规范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国家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如《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2021 年第 121 号)》《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2021 年第 122 号)》等,对申报资料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详细规范。
六、注册申请人责任与义务注册申请人在医疗器械注册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申请人需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在研制、生产、使用全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7 号)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8 号)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义务:申请人要建立与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制定上市后研究和风险管控计划并有效实施;依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履行国务院药监部门规定的其他义务。《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2022 年第 124 号)》对这些义务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以上内容全面介绍了除一类医疗器械外全部医疗器械注册方面的关键要点。Everbiz 公司深耕医疗器械领域,在质量体系建设和产品注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愿意与行业客户分享专业知识,凭借自身优势为大家提供帮助,携手推动医疗器械事业的蓬勃发展。如有任何疑问或需求,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文章阅读:MDR下的产品分类和评估路径
射频美容设备在中国的注册申报全面指南
FDA最新版21CFR Part820:更新内容及下载链接
中国 NMPA 注册(二):第一类医疗器械首次备案递交资料全解析
中国 NMPA 注册(一):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全解析
世也认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EVERBIZ)是一家专业基于医疗产品检测、认证、咨询、培训的合规专业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海内外领先的医疗研发型企业提升合规技能和竞争力的公司。
公司在中国上海、香港、德国慕尼黑、奥地利萨尔斯堡、泰国设有办公室和分支机构。涉及的合规产品类别有近25个行业(如医疗器械、 新能源、家电、照明、工具、实验室仪器、机械、体外诊断、无线产品、试剂等)。
上海:上海市宝山区陆翔路111弄6号楼705室
德国:Landsberger Str.155 80687 München, Germany奥地利:Innsbrucker Bundesstraße 136/3 5020 Salzburg, Austria香港:Room A1,11/F Winner Building,36 Man Yue Street,Hung Hom,Kowloon,Hong Kong泰国:No.850 Soi Lat Krabang 30/5,Lat Krabang Subdistrict,Bangkok 1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