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领域,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医疗器械(软件)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产品的分类编码为 21-04-02,属于第 Ⅲ 类医疗器械,受到严格监管。
可鉴别病变的性质 (如良恶性) 或疾病分期分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类产品;
预测疾病发生概率的产品; 可同时辅助检测、鉴别诊断多种病变的多分类人工智能辅助检测产品 (例如同时辅助检测并分类肺结节、条索、胸刷膜增厚、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等的产品); 人工智能辅助分诊、转诊产品,此类产品通过初步评估患者是否疑似患有目标疾病,从而对患者的分诊转诊提供辅助决策建议,该类产品不给出具体病变情况,且无论辅助分诊结果为阴性、阳性,均需专业医师再一次对患者影像进行评阅周,常见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分诊、肺炎辅助分诊、脑出血辅助分诊等; 配合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使用的人工智能辅助分析软件
适用人群的影像学样本:预期人群的影像学样本是人工智能辅助检测产品临床试验的典型研究对象,影像学样本需基于定义明确的入选和排除标准收集,可为临床已有数据(如临床诊疗中产生的真实世界数据)。 阅片者:阅片者表现的变异度及其与患者样本变异度和诊断方法(即AI辅助器械)之间的交互效应,一般情况下宜将阅片者列入研究对象。
详述临床参考标准的选择、构建方法及理由 构建方法:一是以临床已确认结果为临床参考标准,即临床上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病史、实验室检查(如病理检查)、长期随访结果等方法综合判定的临床诊断结果;二是通过专家组对研究对象(影像样本)的阅片判定作为临床参考标准。
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产品还可能包括结构化报告生成、前后图像对比、正常解剖组织的分割 (如肺叶、肋骨等)、流程优化、尺寸测量 (包括大小、体积等)、CT 值测量等非辅助决策类软件功能。 可在临床试验中设置次要评价指标用于评价这些功能的安全有效性:指标一般采用临床上对功能准确性评价的临床参考标准或学术上常用的方法。 可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提交相应临床评价资料中,加上非辅助决策临床功能的评价。
临床试验总结; 适用范围;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类产品的适用范围需明确辅助检测适应症 (如肺结节、骨折、胸部 CT 或结肠镜检查影像、影像的显示、处理、测量和分析、不能单独用作临床诊疗决策依据等)。 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相关要求等。
更多文章阅读:
中国 NMPA 注册(二):第一类医疗器械首次备案递交资料全解析
中国 NMPA 注册(三):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全解析
2025 财年 FDA 官方费用全解析FDA 和 NMPA 电子化提交中的异同点
EN 17161 与 EN 301 549:两者的核心差异与医疗器械的适用性分析
中国 NMPA 注册案例分享(第一篇):医用重组蛋白创面敷贴
公司介绍 公司地址
公司在中国上海、香港、德国慕尼黑、奥地利萨尔斯堡、泰国设有办公室和分支机构。涉及的合规产品类别有近25个行业(如医疗器械、 新能源、家电、照明、工具、实验室仪器、机械、体外诊断、无线产品、试剂等)。
德国:Landsberger Str.155 80687 München, Germany